河南工业大学主页
  • 主页
  • 团委简介 +
  • 新闻动态 +
  • 科创育人 +
  • 实践育人 +
  • 校园文化 +
  • 理论学习
  • 本站资源 +
  • 意见直通车

  •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莲花街100号 电话:0371-67756312
青年之声 分类+
青年之声
当前位置: 主页>> 正文
趣谈“粮食加工”
  时间:2024-09-07 14:10  来源:赵学敬    浏览

趣谈“粮食加工”

·赵学敬·

上世纪60年代考上大学,学了“粮食加工”专业。当时我瘦,别人问我啥原因,我说:一是计划供应,二是吃粮标准低,三是吃不饱。

大学毕业了,分配到面粉厂工作,我仍然很瘦,职工调侃我,赵啊,你眼皮底下就是吃的,咋还不胖?我说,面粉不是熟食吃不得,偷公物有贼心无贼胆啊。

多年后调回母校当了老师,吃胖了,同事们奇怪,咋就变得福态了?我自豪地说,那还用问,凭口讲(吃)肥了呗。

“粮食加工”这个专业听起来土气,无非就是碾米磨面,不尖端。于是有人就说,这还值得上大学?我说,磨道里转圈可不简单,亮点就在于蒙着眼睛走路,不错路。

“加工”比“磨面”好听,又把“加工”说成“制粉”,老百姓越听越糊涂了,认为学了这个专业,就能制造面粉?农民不高兴了,骂我学的是忘本专业,夺了他们的种粮饭碗。

把“粮食加工”说成“粮食工程”更顺耳,更时髦,一听就是大厦级的科学。自然地,知识分子去磨粉必成高级工程师,身价不凡。想不到的是,熟人怀疑了,脚手架都不敢上,算啥高级工程师?

冲着看景不如听景,咱就以讲为主,信不信由你。在讲台上“喷”就是师者,在台下听者就是学生,站位高低一清二楚。能把下雪说成下白面,天花乱坠的,这可不是高级的问题,一听就是院士级教授在授课。

吹牛是不能长久的,就得改变生存方式,就坐下写“粮食加工“论文。想不到的是,写来写去没赚多少稿费,却把自己写瘦了。不知情的人,误认为得了肠胃病。错了,是“纸上谈兵”害的,不是粮源不足就是常常断炊,不瘦才怪!

后来发现,搞思政工作不错,就试着涉足。试着试着,咋也和粮食、包括加工联系不起来。别人笑话我笨,笨得不会联想,想不到“农业是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和粮食加工的关系,还搞什么思政?这一点醒,我有话接茬了,“端牢中国饭碗”我知道,算不上全笨啊。无意间,加工效应出现了,粮食可以加工成思想,思想可以加工成为政治服务。能说“粮食加工”白学?

渐渐地,半路转行文学,为老教授们树碑立传,赓续他们的蜡烛精神。这一写,本来宣扬别人的,把我也弄得有了“名“。有人说,赵老师你走错路了,应该去当作家。我说没走错,我写的是“粮食加工”专业论文,我写的是“制米专家刘四麟教授”、“制粉导师朱天钦教授”、“大豆磷脂专家张根旺教授”、“粮仓建筑专家陆永年教授”、“粮食防虫专家姜永嘉教授”,万变不离其宗《粮与油》……

2024.09.09.写于河南工大欣园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