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主页
  • 主页
  • 团委简介 +
  • 新闻动态 +
  • 科创育人 +
  • 实践育人 +
  • 校园文化 +
  • 理论学习
  • 本站资源 +
  • 意见直通车

  •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莲花街100号 电话:0371-67756312
理论学习 分类+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主页>> 理论学习>> 正文
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
  时间:2023-03-18 13:26  来源:共产党员网    浏览

  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更好推动事业发展。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战略策略问题。百年来,我们党抓住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从而战胜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新征程上,党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于时代潮头,紧扣新的历史特点,科学谋划全局,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坚定不移实现战略目标。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战略策略问题

  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团结一致向前进,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既解决现实问题,又解决战略问题,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策略。我们党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弄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战略,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及时解决了中国革命进程中一道道极为复杂的难题,引导中国革命航船乘风破浪前进。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找到了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形成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等,通过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使社会主义中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科学判断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及时调整各方面政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难得历史机遇和良好外部环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明确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我们党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我们要更加自觉地从战略高度看问题、想问题,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以更坚定的立场、更科学的方法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在掌握战略主动中赢得历史主动,在进行战略谋划中实现历史变革。

  战略思维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

  科学的战略擘画背后是高超的战略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思维“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坚持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就是要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

  统揽全局才能正确处理各方面、各阶段的关系。从全局出发,取得整体和长远的最佳效果,这是战略思维的重要方面。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局意识,善于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把握工作主动权;要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统揽全局,关键在于从全局上判断是非、评估得失,不能本末倒置、因小失大。对于那些从局部看可行,但从大局看不可行的事情坚决不能做;对于那些从局部看不可行,但从大局看可行甚至必行的事情就要义无反顾去做。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局利益为追求,切实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国际国内大背景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研究、去把握。

  心中有长远,做起事来才会保持定力、坚守原则。要把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着眼未来谋当下。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在战略上坚持持久战,又在战术上打好歼灭战。战略上坚持稳中求进,搞好顶层设计,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久久为功。战术上抓落实干实事,注重实效,步步为营,一仗接着一仗打。善于把当前的问题放在发展过程中来思考,置于历史长河中去定位,这样就会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有些事情虽然当前不见效但是可为长远打基础,就要努力去做,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饮鸩止渴的事情则坚决不能做。

  把握住大势才能抓住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善于观大势、谋大事,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全局来思考和研究问题。”大势反映的是历史必然性。把握大势,就要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把谋事和谋势统一起来,立足大势谋大事。“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强战略谋划,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轻重缓急,科学排兵布阵,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

  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策略来落实。”战略引领策略,策略是在战略指导下为战略服务的;策略实现战略,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策略来落实。正确处理战略和策略辩证统一的关系,就要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

  战略坚定是成事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机遇和挑战并存。风云变幻,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战略目标、战略遵循、战略布局、战略步骤等一旦确立,就不能动摇犹豫、朝令夕改。实现伟大目标,进行战略抉择,作出重大决策,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也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这一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时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做我们认定是正确的事情,不被乱花迷眼,不被浮云遮眼。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在战略上判断准确、谋划科学、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政策策略要实事求是,要管用。在战略指导下制定出来的具体政策策略要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的”发生了改变,“矢”的方向、力度也要随之改变。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到什么山就要唱什么歌。只有不断增强政策举措的灵活性、协调性、配套性,才能实现最大政策效应。政策策略要避免简单化,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坚持以战略统揽全局、统领策略,又紧紧围绕战略目标制定配套策略,使策略紧密对接战略、有力支撑战略;既着眼解决重大问题增强战略设计的科学性和长远指导性,又视时视情及时调整策略,确保策略的有效性;既着眼长远制定战略愿景、战略规划,又着眼解决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增强策略安排的针对性、务实性和可操作性。

  坚定而不僵化,灵活而有原则。战略的坚定性并不意味着战略的僵化。随着经济社会全局的变化、时代大势的演进适时进行战略调整,是保证战略科学有效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样,策略的灵活性也不意味着策略没有稳定性。站位要高,做事要实,既要把方向、抓大事、谋长远,又要抓准抓好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既要算大账总账,又要算小账细账。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统筹考虑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扎扎实实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抓住机遇,有所作为,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创造新的辉煌业绩。